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1-05
點擊次數:40
【WX-CQ4】萬象環境堅持以“產品為中心,以客戶需求為導向,以技術為核心"的經營理念
在小麥田里,一臺搭載高清攝像頭的設備正 24 小時 “盯梢"—— 鏡頭下,幾只麥蚜剛爬上麥葉,設備便自動捕捉圖像、識別種類、統計數量,隨后一份包含防治建議的蟲情報告,瞬間發送到種植戶張建國的手機上。這便是如今農業領域的 “新寵"—— 智能化蟲情監測預警識別系統,它像一位精準的 “蟲情翻譯官",能讀懂害蟲的 “行蹤密碼",讓病蟲害防治從 “被動應對" 轉向 “主動出擊"。

![]()
相較于傳統蟲情測報設備,這套智能化系統的 “聰明" 之處,首先體現在全時段精準監測。它融合了紅外感應、高清成像、物聯網等技術,白天通過光學傳感器追蹤害蟲活動軌跡,夜間則借助頻振式誘蟲燈吸引趨光性害蟲,再通過攝像頭自動拍攝蟲體圖像。無論晴天雨天、白天黑夜,都能不間斷收集蟲情數據,徹di解決了人工巡查 “看不全、記不準、效率低" 的難題。
更核心的優勢在于AI 驅動的智能識別。系統內置的蟲情識別算法,經過數百萬張害蟲圖像訓練,能精準區分蚜蟲、飛虱、棉鈴蟲等 200 多種常見農業害蟲,識別準確率高達 95% 以上。過去,農戶需要憑經驗分辨害蟲種類,常常出現誤判;如今,系統不僅能快速識別害蟲,還能統計種群密度,甚至通過歷史數據對比,預測未來 7-15 天的病蟲害發生趨勢,為防治決策提供科學依據。
“以前發現蟲情時,往往已經擴散了,只能多打農藥‘補救’。現在有了這個系統,剛出現少量害蟲就會預警,按建議用生物防治或精準施藥,既省錢又環保。" 張建國展示著手機里的蟲情報告,上面清晰標注著害蟲種類、密度、防治方案,甚至附上了附近農資店的位置。據農業部門統計,應用該系統的農田,病蟲害防治響應時間縮短 80%,農藥使用量減少 40%,每畝糧食產量平均提高 10%-15%。
在智慧農業發展的浪潮中,智能化蟲情監測預警識別系統正成為農戶的 “田間軍師"。它不僅改變了傳統病蟲害防治的模式,更推動農業生產向精準化、綠色化轉型,為保障糧食安全、守護生態環境注入了科技動能。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,未來這套系統還將實現與無人機植保、智能灌溉設備的聯動,讓農業生產更 “聰明"、更高效。

掃碼加微信
服務熱線
山東省濰坊高新區新城街道玉清社區光電路155號濰坊高新區光電產業加速器(一期)1號樓301
1294284350qq.com
Copyright © 2025山東萬象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:魯ICP備2022000322號-15
技術支持:儀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